7月11日下午,在中國礦業大學科技園科技大廈舉辦2021年第2期“科技助力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 暨“科創中國”數字平臺公益培訓,徐州市發明協會孟慶才副會長主持會議。
會議主要圍繞高價值專利撰寫、團體標準制訂、科技成果評價、徐州市發明協會科學技術獎提名等提升企業創新能力、“科創中國”數字平臺用戶注冊和使用等方面開展討論,來自中國礦業大學、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企業等的30多家單位參加。
本次活動由徐州市科學技術協會、徐州市發明協會、徐州市知識產權研究會主辦,徐州千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江蘇華商企業管理咨詢服務有限公司等單位承辦。授課采取線上和線下同時進行,線上通過騰訊會議進行直播,給想要參加本次活動,但又不方便參加線下的學員帶來了便利。
徐州千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的周敏總經理主要對高價值專利的內涵、高價值專利的撰寫以及高價值專利申請策略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同時,對專利申請人在申請專利過程中經常遇到的問題也逐一給予了詳細解答。
高價值專利一般來說是指在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特色優勢產業中形成的具有較強前瞻性、能夠引領產業發展、有較高市場價值的高質量高水準專利或者專利組合。一般從三個角度去考量:法律價值度、技術價值度和經濟價值度。選擇具有創新點和有廣闊的市場前景的技術、采用專利布局策略進行專利布局、提高專利申請的撰寫質量,對高價值專利的培育必不可少。高價值專利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也是未來企業繞不開的方向,企業要想發展,就必須培育出自身的專利武器,才能在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位置。
徐州市發明協會孟慶才副會長介紹了“科創中國”數字平臺的注冊和使用流程、團體標準制定、科技成果評價、徐州市發明協會科學技術獎提名和等內容。同時,對《關于開展2021年度團體標準立項申報工作的通知》(徐發協字〔2021〕1號)、《關于組織開展2021年度徐州市發明協會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的通知》 (徐發協字〔2020〕34號)、科技成果評價等相關文件進行解讀。
“科創中國”是中國科協打造的品牌,旨在構建資源整合、供需對接的技術服務和交易平臺(即“科創中國”數字平臺),以發現企業需求價值和構建園區產業鏈為重點,通過探索產學融合的組織機制和激勵機制,實現人才聚合、實現技術集成、實現服務聚力,推動技術交易規范化、市場化、國際化,建設創新、創業、創造生態,讓科技更好的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會上部分參會代表進行了“科創中國”數字平臺用戶的注冊。
徐州市發明協會自2016年開展團體標準工作以來,已經成功發布和實施了10項團體標準,其中: TXAI 2-2019《科技成果評價規范》、T/XAI 5—2018《飲用水除氟設備》、T/XAI 6—2019《加筋聚乙烯管材管件》等3項團體標準通過中國標準出版社正式出版。TXAI 2-2019《科技成果評價規范》團體標準,已經在淮海經濟區范圍內開展科技成果評價348期,該團體標準已經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
通過開展“科技助力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 暨“科創中國”數字平臺公益培訓活動,積極引導和支持創新要素向民營企業集聚,搭建科技專家與企業家雙向溝通、交流合作的有效平臺,助力企業釋放創新創業活力,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
|